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在党的领导下,青海民族的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解放前,我省农业区基本上是单一的农业经济,牧区则是逐水草而居
的单一的游牧经济。无论农村或牧区,都是自给半自给的“靠天吃饭”的自然经济,因而生产力水平低下。一九四九年全省粮食产量只有5.9亿斤,人均占有粮食389斤,年末牲畜总头数740余万头(不含猪)。手工业还没有
从农业和牧业中完全分离出来,没有稳定的商人阶层,没有稳定的初步市场,只有简单的商品交换。工业、交通更是落后,所谓“八大工厂”不过是八个手工业作坊。......(
全文)
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,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成份,藏族、回族、蒙古族、撒拉族、土族为青海的5个世居少数民族。少数民族人口为2643206万人,占全省总人口
的46.98%。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、悠久的历史、多民族的融会发展,形成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。目前我省已发现不同时代、不同类别的文物保护点4300个,其中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个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5个。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......(全文)
近年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青战略,全省上下形成了振兴青海必先振兴科技,发展民族地区经济,必先发展民族教育的基本共识,始终
把民族教育作为全省教育的重点和难点,采取特殊政策扶持和深化改革相结合、资金支持与工作指导相结合等有力措施,使民族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。目前,全省有民族中小学1046所,占全省中小学学校数的46.99%。其中
民族小学924所,占......(全文)
青海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,长期以来在我省农牧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、相互影响,逐渐形成了一些各民族共同喜爱的健身娱乐项目。形成了开展活动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,其他健身
娱乐项目为辅的格局。各民族共同喜爱的项目有:赛马:赛马是全省农牧区各族群众展示强健体魄、骑术精湛、生活幸福的重要活动之一;射箭:射箭活动也是我省农牧区深受喜爱的健身娱乐活动。在进行射箭竞技的同时,举办各种......(
全文)
近年来,我省采取特殊倾斜政策,加大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力度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卫生资源总量初具规模据统计,2007年青海民族地区卫生资源占全省卫生资源总量的比例达19.4%,较2000年提高
了12个百分点,人均卫生费用达580元,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0年的120元缩小到10.3元。截止2007年底,青海民族地区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结构2110所,医院病床总数3368张,每万人拥有18.7张,卫生技术人员6112名,其中执
(助理)医师2748名,注册护士1604名,每万人拥有医生15.25名、护士8.91名。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,2007年青海民族地......(
全文)
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信息全球化,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,国家之间、地区之间、民族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,一些新生的名词术语不断涌现,为使少数民族群众及时正确的掌
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,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学习科学知识,传播先进科学文化,更好地为我省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,我省在原来间断性地开展新词术语的搜集审定工作的基础上,于1999年开始不断探索研究,逐步形成
了轮值运行机制,组建了由翻译和新闻媒体多个部门组成的轮值协调小组,制定了《翻译、统一、规范藏语新词术语轮值制度实施办法》.....(
全文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